藍牙纔是王道? CES2017影像技術看點
(原標題:藍牙纔是王道? CES2017影像技術看點)
對於各類數碼產品而言,CES可以說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舞臺,無論是哪個領域,只要技術足夠搶眼,都能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的關注,而影像類行業自然也是如此。在今年的CES展會上,儘管佳能、尼康等行業巨頭並沒有爲我們帶來重量級的相機新品,但通過現場的廠商動態我們依舊可以看出新的一年影像產業的技術趨勢。那麼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就和大家一起看看今年的影像產品會有哪些新變化。
韩国武器再获肯定 BAE向韩华购买砲弹「模组式装药」
·數據傳輸 藍牙或將成爲標配
台股擂台/挑戰者「多空狙擊手」莊佳螢 本周看好虹堡、立積
在今年的CES展會上發佈的重磅相機產品並不多,相對而言比較重要的新品只有松下GH5旗艦無反以及佳能G9 X MarkII便攜相機,相信各位看了我們之前的報道,對於這兩款新機已經不陌生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款產品都配備了全新的藍牙無線功能,在實現無線連接的同時,也讓用戶依舊有穩定的Wi-Fi可以使用,不得不說這一配置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因此筆者在這裡也想和大家聊聊關於相機無線傳輸的那些事兒。
談聯發科天璣9000處理器 高通:不認為可以相提並論
龙王追妻
松下GH5是此次CES展會上發佈的唯一旗艦機型,其配備了全新的藍牙無線功能
田中一家、转生异世界
佳能G9 X MarkII作爲佳能在2017年發佈的第一臺重要機型,也配備了藍牙功能
取消地价上限后城投再托底 南京土拍市场酿变
在相機的無線傳輸功能問世之前,我們傳輸照片時往往需要將存儲卡里的文件導入電腦,再通過USB或是聊天工具、郵箱等方法將這些作品發到手機上,可謂費時又費力。不過隨着相機Wi-Fi功能的出現,我們可以直接用無線的方式將拍攝的照片導入手機、電腦等,節省了大量倒騰數據的時間。
11月28日 五件財經大事搶先看
尼康COOLPIX P1發佈於2005年,這是最早支持Wi-Fi傳輸的相機
市府携手业者推「台中领鲜」特卖会 限定商品30家超市贩售
最早支持Wi-Fi傳輸功能的相機是尼康Coolpix P1,這臺發佈於2005年的相機支持通過Wi-Fi將照片傳輸至指定的計算機中(那時候智能手機還遠遠沒有普及),而在隨後的幾年中,相機的Wi-Fi傳輸功能也有了極大的發展,衍生出了諸如相機遙控等功能。Wi-Fi傳輸儘管好用,但始終有一個問題:用戶在傳輸時需要一直通過無線網絡來接收數據,換句話說,你在傳照片時就很難暢快地和別人聊微信了。
之前的三星GC100已經具備了藍牙功能,但在拍攝性能上則有些欠缺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有兩個辦法,一是採用NFC功能,二就是通過藍牙來進行數據傳輸。不過這兩者在通用性上,藍牙無疑要更高一些。其實藍牙功能在之前的相機產品上已經出現過了,例如三星在2012年8月發佈的GC100,配備了安卓系統,同時Wi-Fi、藍牙等功能一應俱全。然而像GC100這樣打着“智能相機”名號的產品並不能在拍攝中帶來足夠好的表現,因此並沒有得到廣泛地認可。
在CES2016上問世的尼康D500,可以說是第一臺支持藍牙功能的專業相機
要說到正兒八經具有藍牙功能的專業相機,則要數2016年CES上發佈的尼康D500了。作爲尼康APS-C畫幅的最新旗艦,D500允許用戶通過“尼享”APP來實現文件的藍牙傳輸,同時也允許通過藍牙進行相機遙控等操作,可以說尼康D500以及“尼享”APP的問世,標誌着藍牙傳輸功能在專業攝影領域開始得到具體應用,而今年發佈的松下GH5以及佳能G9 X MarkII則將藍牙傳輸推廣開來。總而言之,相機的無線連接功能一直在進步,而作爲廠商們近幾年爭相試水的傳輸方式,筆者相信藍牙功能將成爲未來相機無線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機型設計 便攜機依然是主流
如果說今年的CES上,松下GH5完成了自家M43畫幅無反相機在視頻拍攝領域的又一次突破,那麼其他的機型則更多是在機身設計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最爲典型的特點就在於強調機身的便攜性。先來說說相機這塊,佳能這次爲我們帶來的最重要新品莫過於G9 X MarkII相機,此前的G9 X是佳能G族1英寸卡片中體積最爲小巧的一款,而二代同樣走的是這一路線,新加入的藍牙功能以及全新的處理器讓這臺機器的配置做到了與時俱進。
聯發科期 後市偏多
佳能G9 X一代已經有着足夠小巧的體積
全新的G9 X Mark II依舊走的是便攜的路線,同時還加入了藍牙功能
松下除了發佈GH5旗艦無反之外,也爲我們帶來了便攜無反相機的新成員——GF9。松下的GF系列主打便攜與入門,而新款的GF9可以說誠意十足:採用了全新的復古外觀,同時支持4K視頻錄製。將4K功能“下放”到GF系列上,我們可以看到松下對於入門級無反相機依舊十分重視。無論是佳能G9 X Mark II還是松下GF9,這兩款便攜小巧的相機都具備較強的實力,筆者相信2017年的便攜機市場仍然會是一個劍拔弩張的狀況。
松下剛剛推出的GF9作爲一款入門便攜無反,依舊有着不俗的性能
CES2017上展出的運動相機,同樣都在便攜性上下足了功夫
香火比媽祖廟還旺盛! 1950年代轟動一時的張玉姑廟
除了常規相機之外,諸如運動相機、全景相機這些領域同樣是很多攝影玩家關注的焦點,而在這些特殊相機領域,“便攜”同樣是今年CES的主題。諸如尼康、卡西歐、索尼等品牌均展出了諸多運動相機產品,“小巧輕便+戶外防護”的特點在每一款機身上都得到了體現;而理光THETA系列作爲便攜全景相機中較爲出色的產品,在本次CES上也得到了不少關注。
除了常規相機產品之外,航拍器領域我們也看到像大疆“御”這樣的便攜產品
文班:输球将让我们成长 不光是这个赛季 未来几年也是这样
理光THETA系列全景相機,無論在便攜性還是易用性上都有着不錯的表現
仙宮
泰达股份:公司不持有shein的股权
航拍器憑藉獨有的拍攝視角以及趣味十足的拍攝體驗,在近幾年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關注,而航拍器究竟能做的有多小?在本次CES展會上我們找到了答案。在大疆的展臺上我們見到的之前發佈的“御”系列航拍器,摺疊收納的設計讓我們能夠將其輕易收入單肩包裡;而億航也爲我們帶來了體積小巧的GhostDrone 2.0系列航拍產品。可以說在本屆CES上,便攜性對於很多影像廠商而言都是一個關鍵詞,2017年相信我們會見到更多高便攜性的相機及周邊產品。
第3頁:老牌廠商 劍走偏鋒復甦艱辛
沼泽怪物V2
·老牌廠商 劍走偏鋒復甦艱辛
罗密欧阳台·朱丽叶阳台
與其他行業一樣,影像類產品自然也存在新舊迭代的現象,無論在產品還是廠商中都有體現,相機自打進入數碼時代以來,很多老牌廠商由於未能及時趕上數碼化的潮流而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裡,最爲衆人所知的自然要數柯達了。這位影像界的老大哥早在1975年就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數碼相機,但卻由於一直“心繫膠捲”而被時代所拋棄。
柯達在1975年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數碼相機
本次CES展會上柯達展出的PIXPRO 360 4K運動攝像機
云冈石窟趴趴走 3D列印古迹重生
雖然膠片機的大勢已去,但此次CES展會上我們依舊看到了柯達的身影,經歷破產後重組的柯達最終也追隨了數碼相機的步伐,爲我們帶來了諸如長焦機、運動相機、卡片機以及M43畫幅無反相機等產品。儘管在相機方面並不出彩,但柯達在今年的CES上卻宣佈將復產經典的EKTACHROME E100膠捲,對於膠片愛好者而言,這無疑是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
微软Andromeda OS再曝:这才是Win10的未来
除了運動相機之外,柯達也帶來了自家的M43畫幅無反相機
柯達宣佈復產EKTACHROME E100膠捲,對於膠片死忠粉而言或許這纔是最好的消息吧
除了柯達之外,寶麗來也可以說是一個影像界的傳奇品牌了,其開發的一次成像相機及相紙(也就是最早的拍立得相機)成爲了無數攝影人心中的經典。然而在相機數碼化之後,寶麗來也遇到了和柯達類似的困境,並最終在2001年宣告破產。不過好在數碼時代的寶麗來完成了重組,我們在CES展會上也看到它的身影。
罪 妻
寶麗來同樣是一傢俱有傳奇色彩的廠商,此次CES上我們還看到了寶麗來的航拍器
聯發科期 後市偏多
除了航拍器、運動相機之外,寶麗來還展出了3D打印機
藉助噱頭產品,寶麗來無疑得到了更多關注,但過去的那個“拍立得”還能再回來嗎?
與柯達類似,重組後的寶麗來在相機方面帶給我們的大多是長焦機、卡片機等“非主流”的產品,可喜的是我們還看到了寶麗來的3D打印機、運動相機、航拍器等等,這些產品相較於相機而言有着更多的噱頭,也讓這一經典品牌的展臺更加驚豔。然而,無論是柯達還是寶麗來,這些紅極一時的品牌在如今這個時代,往往都會採用一些劍走偏鋒的辦法來努力回到大衆的視野,不過這樣的做法究竟能否幫助它們走向復興,則需要等待市場與時間的考驗。
·總結
2024經濟5大預測/最怕「美中不足」拖累全球 也怕聯準會未如期降息殃及市場資金
從這一屆CES展會上不難發現,影像技術在整體上趨於穩定,我們並沒有看到更高的像素、更好的控噪以及更高視頻規格的出現,相比之下技術更新卻在機身設計、傳輸方式等附加屬性上有着更多體現。筆者認爲,首先今年的影像廠商並沒有選擇集體在CES上發佈新品,除此之外,近幾年的影像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因此對於各家廠商而言,追求參數極致的腳步已經逐漸放緩。但筆者相信,2017年依舊是個影像大年,諸如佳能6D MarkII、尼康D810後續機型以及索尼最新的全畫幅微單都很可能會在今年與我們大家見面,就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藍牙纔是王道? CES2017影像技術看點http://dcdv.zol.com.cn/622/6228445.html
稅稅唸學堂/保單遺產快速變更要保人 竟成遺產清單bug 丁先生補稅百萬罰40萬
從3,000元定期定額開始理財,七年級生終於存500張合庫金,雖年領百萬股息「但我的考驗也很大」